資訊
RoHS 2.0,即《電氣、電子設備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質指令》的修訂版,成為衡量電子電氣產品環保性能的重要指標。本文旨在科普RoHS 2.0檢測項目,幫助讀者了解這一環保標準的核心內容。
RoHS指令由歐盟制定,旨在限制電子電氣產品中的有害物質使用,以減少對環境和人體健康的危害。RoHS 2.0作為RoHS指令的最新版本,于2011年生效,并在2019年7月22日強制實行。相比于RoHS 1.0,RoHS 2.0在限制物質種類上有所擴展,從原先的六項增加至十項,提供了更嚴格的環保要求。
RoHS 2.0所限制的十項有害物質分別是:鉛(Pb)、汞(Hg)、鎘(Cd)、六價鉻(Cr VI)、多溴聯苯(PBBs)、多溴二苯醚(PBDEs),以及新增的四項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,包括鄰苯二甲酸二(2-乙基己基)酯(DEHP)、鄰苯二甲酸丁芐酯(BBP)、鄰苯二甲酸二丁基酯(DBP)和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(DIBP)。這些物質的濃度限制除鎘(Cd)為0.01%(100ppm)外,其余均為0.1%(1000ppm)。
RoHS 2.0的管控范圍廣泛,涵蓋了幾乎所有的電子電氣設備。這包括大型家用設備、小型家用設備、信息技術和遠程通訊設備、消費類設備、照明設備、電子電氣設備工具、玩具休閑和運動設備、醫療設備,以及其他任何不在上述類別范圍內的電子電氣設備產品。此外,電纜及用于維修、屬于再使用功能或是增加容量的零配件也納入了管控范圍。可以說,RoHS 2.0幾乎影響了市場上所有的電子電氣設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