資訊
3C認證被暫停期間,相關產品是禁止生產、進口和銷售的。這是我國《強制性產品認證管理規定》明確規定的法律要求。當企業的3C認證被暫停,意味著該認證暫時失效,產品失去了合法上市銷售的資格。市場監管部門會要求企業立即停止銷售相關產品,并采取整改措施。
認證暫停通常由認證機構作出決定,主要出于幾種常見原因。可能是企業在年度監督審查中被發現質量問題,比如產品抽檢不合格;或是工廠檢查時發現生產條件不符合要求;也可能是企業未按時繳納認證年金等費用。無論哪種情況,從認證暫停決定生效的那一刻起,對應型號的產品就不能繼續在市場流通。
對于已經出廠的產品,處理方式需要特別注意。庫存產品必須立即封存,等待認證恢復后才能銷售。已經發貨到經銷商處的產品,企業應當主動召回。電商平臺上的產品鏈接需要立即下架。如果繼續銷售,根據《產品質量法》第四十九條規定,將面臨違法貨值金額1-3倍的罰款,情節嚴重的還可能被吊銷營業執照。
企業遇到認證暫停時,正確的做法是第一時間聯系認證機構,了解具體原因和整改要求。常見整改措施包括:對不合格產品進行技術改進并重新送檢;完善質量管理體系;補充相關文件資料等。整改完成后,向認證機構提交整改報告和相關證明材料。經認證機構審核通過后,會下發恢復認證的通知,這時產品才能重新上市銷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