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AR(Specific Absorption Rate,比吸收率)檢測報告是評估無線設備電磁輻射安全性的重要證明文件。隨著各類無線電子設備的普及,SAR檢測已成為手機、平板電腦、智能手表等產品上市前的必要環節。本文將詳細介紹SAR檢測報告的辦理流程、適用產品范圍以及注意事項,幫助企業和個人用戶全面了解這一過程。
SAR檢測主要測量人體在使用無線設備時吸收的電磁輻射能量,單位為瓦特/千克(W/kg)。國際上對SAR值有嚴格限制,例如歐洲標準要求頭部SAR不得超過2.0W/kg,身體SAR不超過4.0W/kg。需要進行SAR檢測的產品包括所有發射天線距離人體20cm以內且無線發射功率大于SAR豁免功率限值的電子設備。常見產品有智能手機、平板電腦、筆記本電腦、對講機、無繩電話、USBDongle、POS機等便攜式無線設備。
值得注意的是,并非所有無線設備都需要進行SAR測試。如果設備功率符合單獨SAR豁免要求,或者屬于固定式設備(如掛墻使用的電子顯示屏、路由器等),則只需進行MPE(最大允許暴露)評估即可。5G時代來臨后,包括智能手機、模組、CPE在內的各類5G終端也紛紛上市,這些產品在研發及生產過程中都必須通過SAR測試。
辦理SAR檢測報告前,申請方需要做好充分準備。首先需明確產品適用的檢測標準,不同國家和地區有不同的SAR測試標準,如歐洲的EN62209系列、美國的FCCPart2等。中國大陸地區主要參考YD/T1644標準。申請單位應準備完整的技術資料,包括產品技術說明書或技術手冊、電路方框圖或原理圖、使用說明書等,這些資料通常需要提供英文電子檔。
樣品準備方面,申請方需提供完整的產品樣品并配齊所有配件。測試樣品應為最終量產版本,硬件和軟件配置必須與上市產品完全一致。對于具有多種工作模式或頻段的設備,需要確保所有模式都能被測試到。實驗室通常會要求提供多臺樣品,以應對可能的重復測試需求。產品的彩色照片也是必備材料,照片上需清晰顯示出申請單位、設備型號、設備序列號的標牌和設備的結構尺寸。
SAR檢測通常在專業實驗室的受控環境中進行。測試環境要求嚴格,環境溫度需保持在18-25℃范圍內,測試過程中液體溫度的變化不超過±2℃。實驗室需要避免射頻噪聲、ELF噪聲(來自照明系統、探頭定位系統等)、靜電效應(如探頭移動、人員走動)對測試結果的干擾,環境噪聲應小于0.4W/kg的3%。測試一般在射頻受控環境如電波暗室中進行,以最大限度減少環境反射(如線纜、地板、墻壁等)對SAR值的影響,反射信號應小于被測設備SAR值的3%。
測試過程中,技術人員會使用專業SAR測試系統模擬設備在不同使用場景下的輻射情況。現代SAR測試系統支持雙人頭模型測試,具有測試速度快、設備穩定度高等特點。測試內容包括但不限于:設備在最大發射功率下的SAR值、不同頻段的SAR分布、設備在不同位置(如靠近頭部、靠近身體)的輻射水平等。測試完成后,實驗室會生成詳細的測試報告,包含原始數據、分析結果與標準限值的對比。
測試完成后,實驗室將審核測試數據和報告,確保其準確性和完整性。對于需要認證的產品,實驗室會將報告及技術資料遞交給相關認證機構審核,如美國的TCB(TelecommunicationCertificationBody)、FCC或歐洲的NotifyBody等。認證機構審核通過后,會頒發相應的認證證書。
整個SAR檢測認證流程通常需要2-4周時間,具體時長取決于產品復雜程度、測試項目數量以及認證機構的工作效率。企業在規劃產品上市時間時,應充分考慮SAR檢測認證所需的時間緩沖。值得注意的是,一些國家和地區允許使用其他地區的SAR測試報告進行本地認證,但可能需要進行額外的文件審查或補充測試。